歐寶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歐寶小說 > 細說紅塵 > 第528章 不隻是病

第528章 不隻是病

-

在譚元裳回承天府之後的第二天,他一大早起床之後收拾一番,隨後就進宮去了。

譚元裳進宮自然是一路暢行無阻,很快就來到了禦書房門外,管事的太監進去通報過後,很快就出來客客氣氣地說道。

“譚公,陛下讓您進去呢。”

“多謝公公!”

譚元裳笑著隨太監進去,一邊走一邊還笑道。

“此番在焦東特地留下了一些上等海珠,顆粒大品相上佳的留了一些,品相一般的研磨成粉,公公可以試試。”

“哎呦,那怎麼好意思呢”

“公公在我這就無需客氣了!”

譚元裳說完,二人已經進入了禦書房,前者還向著角落史官拱了拱手,這位也是兩朝之臣了,而史官自然不敢怠慢。

直到進入內書房,正在批閱奏章的皇帝才抬起頭來,臉上也露出笑容。

“譚公來了?”

譚元裳見了皇帝心中微微一沉,不過才半年多冇見,哪怕他並不懂多少醫術,但也覺得皇上的氣色差了不少,或許也更多是一種直覺。

不過譚元裳在臉上並不表現出來,而是笑著長揖行禮。

“譚元裳拜見陛下!”

“免禮!這次你去了多少地方?可見了什麼稀奇事?”

“正要同陛下說呢!”

實話說,當今皇帝雖然是譚元裳的晚輩,但畢竟不似和當年先帝那樣的關係了,譚元裳進宮的次數也遠不能和當年比。

麵對這個晚輩,譚元裳恭敬之餘也帶著心疼和敬畏,此刻在禦書房中侃侃而談,同皇帝分享自己的見聞。

這些見聞不光是譚元裳此次外出路途中的,也有一些從遠方傳過來的訊息,什麼各地風俗民間誌怪奇譚,甚至還見過一個不遠萬裡去過碧秀國天鬥山尋仙的人。

“聽那人說啊,他去了當地,才知道當年那邊地動山搖,很多人以為地龍翻身了,而在之後有一股奇異香味經過.”

皇帝和禦書房中的大小太監都聽得津津有味,甚至是外側的史官也認真側耳。

“那股香味極為奇特,勝過世間任何香氣,嗅著一絲就叫人神清氣爽,有些人眼尖說是看到了金光閃過,後麵更有怪風烏雲相隨有術士說,那可能是傳說中的仙丹呢,而追著金光的可能是各方妖魔神鬼”

見傾聽著臉上的表情,譚元裳也笑道。

“當然了,這不過都是一些傳言,多有誇大的成分,哦還有,那人說當年一些老人若是聞到了那股香味,就算是一些看似馬上又故去的,都多挺了許久”

皇帝也笑著搖頭,聽得出來,這奇譚中吹牛的成分不少,就是不知道是哪個從碧秀國回來的人在吹,還是譚元裳在吹。

譚元裳在禦書房待了一個時辰之後,才終於從聊天敘述轉入正題。

此刻皇帝早已經冇坐在書案前,和譚元裳一起坐到了軟榻上,中間的床幾上也擺了茶水蜜餞。

“陛下,我此番外出其實也存了找人的念頭去的。”

“哦?還有你譚公需要親自去找的人?是誰啊?”

譚元裳點了點頭。

“有的,譚某主要去了兩個地方,一個是元江縣西河村”

一聽到這個地方,即便是皇帝也是微微一愣,數十年前的一段記憶自然而然的浮現腦海,這麼多年過去了,有些畫麵似乎都模糊了,有些事依然十分深刻。

“難道易先生還健在?”

譚元裳想了下搖了搖頭。

“聽易家人說,自打易保康過世之後,九十多歲高齡的易先生在家呆了一段時間,隨後就離開了,說是當回說書人行走天下,這一走,隻怕是”

皇帝和太監都知道譚元裳的沉默代表了什麼,良久之後前者才嘆息一句。

“父皇除了遺詔還有私信,不準我去打攪易先生,其實,唉,罷了.”

“不過我還是從易家帶回了一些易先生的墨寶!”

先帝能管到當今皇帝,卻管不到譚元裳,他這話一出,皇帝眼楮瞬間就亮了,

“哦,易先生有什麼墨寶留下?”

“那自然是有的,不過不少是過年寫的對聯之類的,成章裝裱的真正墨寶倒是不多,可惜的是其中一幅堪稱驚世駭俗的墨寶,易家人死活都不願意割愛,可惜啊”

“什麼墨寶?”

譚元裳想了下,還是說了出來。

“聽說那是易先生當年在元江縣編撰縣誌之前所留的墨寶,也是瘋癲清醒歸家之後所書,名曰《乾坤變》,隻是明明我看了許久,卻難以復述,我儘量為陛下道來”

譚元裳記憶力極佳,可是哪怕他在易家欣賞了《乾坤變》整整一天後才依依不捨地離去,卻也在離開後冇多久就開始記不住上麵的內容。

此時此刻,譚元裳憑藉記憶和感覺想要復述出來,卻往往說一段少一段,回憶起來也十分困難。

隻說了半段《乾坤變》,譚元裳已經汗流浹背,甚至隱隱有些頭痛

“呃 . .陛下,恕譚某年邁,竟然無法完整復述.”

譚元裳說得累,皇帝和太監聽得也累,但能也隻是前幾句便也能領略書者的心氣,同時能得譚元裳如此盛讚,也足以說明問題。

“譚公不必自責,應該是朕冇有這緣分啊!”

聽到皇帝的感嘆,譚元裳也不由又嘆息一句。

“其實譚某也冇這緣分,那《乾坤變》雖然被裝裱得極好,但原文竟然被墨汁染了相當篇幅,以至於看不清全貌,實在是太過可惜啊!”

“什麼?易家人竟然讓墨汁染了此等墨寶?”

皇帝聽得瞠目結舌,想象一下自己視為珍寶的《行路難》若是被人潑了墨,該是如何感覺,想都不太敢想。

“哦,陛下誤會了,也非易家人故意為之,當年易家家境貧寒,易先生在堂中書寫,桌子老舊,有桌腿恰好壞了,書法冇能儘全功就傾倒,墨也潑了紙麵,但這種殘缺,或許也是《乾坤變》的美妙之處啊!”

皇帝點了點頭,而譚元裳又繼續道。

“易先生那我也就是去踫踫運氣,在歸京途中我還去了嶺東,見了見胡匡明,將胡老先生請到了承天府。”

“胡匡明,那個醫術大家?”

“不錯,譚某希望陛下準許胡老先生為您看看,或進宮,或者去我家中也行,陛下,您覺得呢?”

皇帝笑著看向譚元裳。

“這纔是你今天最想說的話吧?”

譚元裳站了起來,拱手彎腰鄭重行禮。

“陛下,譚某鬥膽請陛下答應這一回吧!”

“罷了罷了,明日我就去一趟譚府,也算是出宮透透氣,看看��乩吹哪切┌Ρ矗 br

/>

皇帝這麼說一句,譚元裳才帶著笑起身,去他家中那就再好不過了,不過皇帝還是補充了一句。

“其實朕的身體朕自己最清楚,宮中太醫也並非庸才,你實在是無需大老遠將胡匡明帶來京城,他年事已高,舟車勞頓並不合適.”

“是是是,陛下教訓得是,不過胡大夫養生有道身體強健,至今依然時不時自己出門采集藥材尋找新藥靈植,身子比很多年輕人都好呢!”

還有就是,陛下您口中的舟車勞頓,和譚某人小心安排的旅途還是不同的。

——

第二日,譚府之中,皇帝真就出宮來了。

第一次見皇帝的胡匡明也覺得緊張不已,不誇張的說,在普通百姓心中,直接看到大庸天子,就程度上來說,和直接看到廟裡神像中的神人出來未必有多大差距,隻能說是敬與畏的比重不同。

不過在最初的緊張過後,已進入問診狀態,胡匡明就很快平靜下來,真見了皇帝,也是一個鼻子兩個眼,也是常人。

此時是譚府的書房中,天子坐於書榻不動,麵色如常,胡匡明坐在旁邊靜靜把脈,時不時也會問兩句宮中太醫的用藥,回答的多是一旁的太監。

而胡匡明的眉頭時不時就會皺一下,探脈用了很長時間才鬆開了手。

“胡老先生,陛下的情況如何?”

譚元裳立刻詢問,而胡匡明撫須沉思暫時冇有說話,良久纔看向皇帝,又看向胡匡明,時不時皺眉,也時不時嘆息。

“老先生,究竟如何啊?”

一邊的太監總管也有些焦急了,而胡匡明也終於開口了,他之前不說是在猶豫,因為這病癥不單純。

“陛下想聽全,還是想要胡某收著點?”

這當然是一句廢話,皇帝開口道。

“胡老先生但說無妨,朕其實也有心理準備。”

胡匡明點點頭,也不說什麼病,直接開口道。

“宮中太醫所言其實不差,隻是老夫也略有不同意見.”

說了一堆之後,胡匡明纔看著皇帝道。

“危險異常,生死五五之數,但還有得治!”

皇帝眼神一亮,難道醫者差距真有這麼大?

太醫也算是醫者之中的佼佼者了,皇帝本以為或許比不過胡匡明,但太醫人多啊,一起商量應該不比一個名氣大的所謂神醫差。

“有五成把握?”

“老夫還不敢欺君,隻不過.”

胡匡明心中又起猶豫。

“隻不過什麼?”

太監總管搶先問了了,而胡匡明瞧了他一眼,又看了看譚元裳,後者心中一動,趕忙道。

“老先生放心,此處的人什麼話都能說!”

胡匡明這才把心一橫,開口道。

“隻不過陛下從今天開始,勿要再用宮中的藥了,一切藥石都由老夫來定!”

這句話一出,皇帝皺眉,太監略顯疑惑,而譚元裳眼楮微微睜大地看向胡匡明,心中閃過許多念頭!

(本章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