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寶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歐寶小說 > 細說紅塵 > 第505章 意中丹境

第505章 意中丹境

-

這如同洪鐘的聲音響徹天鬥山,緊接著那一股不斷流轉的仙草靈息也漸漸消散。

此變化讓蕭勇和天鬥山之外的諸多妖怪都心頭一驚,知道那山中靈寶出事了,卻還不清楚出了什麼事。

“蕭君侯,你那山中怕是已經出事了吧?”“是啊,何苦與我等在此糾纏!”

“我等一同去檢視如何?”

蕭勇此刻同樣也吃不太準,心中充滿擔憂,難道是老藤頭那出了什麼事?

正在此刻,周圍似乎產生了某種異樣的變化,說不出是什麼變化,卻感覺明顯不同了,蕭勇抬頭看向天空,似乎很多地方忽然多了一些雲彩,也冇有匯聚的過程。

靈覺之中,彷彿有一種變化從天鬥山中而來,頃刻間已經擴散到了遠方。

若說剛剛隻是仙草靈機變化靈息流轉消散,此刻則是在短時間內一切歸於平靜,就像此前的變數都不存在,甚至連眾妖相鬥帶動的氣機也趨於平緩。

蕭勇發現了這一點,山外此時執著不走的一些妖修也有人察覺到了異常。

但發現的異常也就是這一點點了,就彷彿一瞬間多了一些雲彩,好似一瞬間風變得緩和了,除此之外再無其他。

隻是這一切也讓很多妖修意識到了什麼。

“禁製!一定有人施展了超出了我等理解的禁製!”“不錯,如此纔會有一種不易察覺的變化感!”

“蕭君侯,我等一同去看看吧!”

在很多妖族的世界中,實力是打出來的,蕭勇此前出手雖重,但也重新讓周圍妖族認識了他的可怕。

蕭勇卻笑了,心中也鬆了一大口氣,因為此刻他已經能確認,定是易先生來了。

“哈哈哈哈哈哈.諸位還是請回吧,那靈寶真正的主人來了,蕭某的守護之責便也完成了!”

巨大的山魈漸漸化為人形,恢復了那個漢子模樣,山魈原形上的那些傷勢也暫時壓製,在表麵上看不出來。

蕭勇也不理會藏身在稍遠方雲中的妖怪,就這麼轉身駕風往天鬥山深處去。

“蕭君侯,你替何人看守靈物,又是何種靈物?”“隻會知一聲總行了吧?”

蕭勇想了下使了個心眼,回頭道。

“嘿嘿,也就是一位仙人種了一株仙草,我與老藤頭幫其照看了一些年月,今日終於成熟了,諸位”

此刻蕭勇話音一頓,臉上露出笑容繼續道。

“蕭某好言相勸,也是在救諸位,多餘的話便不不說了,哈哈哈哈哈.”

好言相勸?那帶著妖血的旗幟可還在山上飄著呢。

天鬥山外方圓千裡的化形妖物,其實多少都聽過甚至是相互認識,而這山魈妖修的性格也算是為人熟知,他竟然會替人守護什麼東西?

而且剛剛那種感覺此刻已經完全不存在了,若非大家此前對峙時十分專注,都要覺得剛纔產生錯覺了,現在則怎麼都察覺不出來了。

一時間,就算蕭勇已經離去,也無人敢進入天鬥山範圍。

天鬥山中,此前那隻狐狸躲在外圍山域,心中不由有些驚恐,剛剛那一瞬間,好似天地都變了,卻又好似僅僅是錯覺。

但狐狸十分清楚,那絕非錯覺,哪怕現在自己無論如何都再難察覺到異常,卻也能肯定一定是有高人施法導致了某種變化。

這很像是一種高明的幻術,但又絕對是更高層次的妙法,是一種達到“道”的層次!

一切山中靈韻的變化其實還存在,隻是自己察覺不到了!

天下修行之輩眾多,而能融道於法施展此種級數妙術的,多半是一位修為極高的仙人,再加上此前那山神提到過一句“仙尊”,也算是印證了此種猜測。

會是誰?

狐狸猶豫再三,選擇如同一隻本就生長在天鬥山的靈狐一樣,在外圍休憩。

大約一刻多鐘之後,遠方那斜峰所在的天空泛起一片火紅,遠遠望去,天上一部分白雲燃燒了起來,化為了火雲.——

斜峰之處,展開山河社稷圖之後,易書元已然對天鬥山內外的靈氣流轉瞭然於胸。

此番煉丹非同小可,所需要的條件也絕不一般,煉丹的地點都是十分關鍵的。

易書元環顧周圍山巒,對於天鬥山的山勢也有瞭解。

正如致命毒蛇所經之處定然就近就有草藥,生長頂山草的天鬥山也是最絕佳的煉丹之所,那厚重的山勢也如同為丹爐新增了一層重壓。

所以山河社稷圖雖然展開,卻不方便完全覆蓋天鬥山,因為天鬥山需要同天地有氣機交換,也是一些妖怪能感受到一絲異常的原因。

蕭勇架著妖風回來,遠遠就看到斜峰處那一尊大丹爐,以及丹爐邊的人,心中最後一絲擔憂也徹底消散。

“易先生,您終於來了!”

易書元看向空中微微點頭。

“辛苦君侯了!”

“嘿嘿嘿,先生這說得哪裡話啊,咱說到就得做到!”

蕭勇心中樂嗬,這兩天鬥法廝殺也十分痛快,把這些年壓抑在心中的不爽全都宣泄了出去,落地還想說什麼,卻見易書元肩頭的貂兒用爪子比劃了一個禁聲的手勢。

於是蕭勇便落到老藤頭附近保持安靜,再望了一眼頂山草原本的位置,果然那邊的仙草已經消失了,應該是易先生取走了。

也是此刻,易書元手中摺扇向上一揮,鬥轉乾坤爐的頂蓋昇天而起,爐中烈火的火光剎那間就將上方的天空印紅,彷彿天上燃燒著熊熊烈火

在這火焰中,有一道烏金光輝一閃,從丹爐烈火中飛出一支筆來。

這支筆的筆桿呈現烏金光澤,頂部的筆毛竟然在丹爐烈火灼燒中都冇有被引燃,彷彿同筆桿融為一體。

看到這筆,易書元肩頭的灰勉眼楮一下就亮了,並且已經能感受到自己與那支筆的聯絡,因為筆上的毫毛就是取自它身上的。

“本來想等你道行更高一點纔給�瞴@獾媚閭 覽瞪竦潰 還閾男韻蚶床恍櫛業S牽 又 朔 兜豢剎簧鰨 閬雀懍耍 br

/>

易書元話音落下,那支筆就飛到了灰勉麵前,被它一下捧在懷裡。

早已已經激動不已的灰勉此刻更是抱著筆不斷顛著腿。

“啊啊啊啊!我的筆哈哈哈哈哈哈.謝謝先生,哈哈哈哈哈——”

灰勉在易書元肩頭滾來滾去開心得不行,又將筆一甩,縱身一躍跳到筆上飛來飛去。

“好順手,就像和我融為一體一樣!”

筆身上還有古篆華光一閃而逝,名曰“雲筆”。

老藤頭和蕭勇在一邊看著灰勉飛舞一陣,雖然都知道肯定不是一般寶物,但很快,連帶著得到法寶的灰勉一起,注意力重新被丹爐那邊吸引。

“你等退開一些。”

聽聞此言,灰勉抱著筆飛開一些,老藤頭和蕭勇也不敢靠近,紛紛退開一段距離,一直退到了近處的山上。

易書元獨自站在丹爐前,掐指一算之後,長袖一甩,看似略微枯萎的頂山草已經飛入爐中。

這一刻,因為爐火淬鍊,頂山仙草上麵的枯黃剎那間消散,反而恢復了蒼翠欲滴,並且這丹爐烈火竟然奈何不得它。

“不錯!”

易書元讚嘆一句,袖中又飛出幾件丹材。

分別為︰金光熠熠的蟲殼、水光瑩瑩的鱗片、一個個不起眼的木瘤、一枚火紅的寶石、一團無光澤的灰土。

此五種丹材,皆為易書元準備的輔材,也隨著他朝前一指,紛紛飛入丹爐之中。

下一刻,天空爐蓋落下。

“當——”

一聲巨響之後,天上火紅的顏色也淡去了了,與此同時,一個葫蘆從易書元袖中飛出,落到了鬥轉乾坤爐的頂端,好似同丹爐本就是一體的。

“唰~”

摺扇朝著爐中一扇,一股狂風驟然而起。

“呼嗚呼”

鬥轉乾坤爐內丹火剎那間猛烈不止一籌,亮起一陣炙熱灼眼的火光!

易書元對待此次煉丹極為認真,盤坐在爐前結印,隨後身形漸漸淡去,在外圍的灰勉等人注視消失在了丹爐前方。

“易先生人呢?”“遁去了?”

“先生還在,隻是你們看不到!”

灰勉十分肯定這一點,當然它自己也看不到。

易書元此時意識已經沉入到靈台心神深處,仿若在自身的意境天地之內現身,以心眼而非目視觀想丹爐,又好似鬥轉乾坤爐與自身意境丹爐相合。

爐火中的種種丹材此刻還冇有一個起變化的,這並非爐火不給力,而是易書元有意為之。

比起當年在天界煉丹,其實難點在於煉道器而非仙丹,星羅丹某種意義上是附帶產物,以星光為主,神藥宮藥材為輔,成就仙丹是一種氣數層麵的造化,萬人服丹可能有萬種變化和結果。

千缺其一的數量也遠超正常仙丹的出爐數量。

而此番煉丹,目的性則是極為明確的,易書元知道這種機會不是常有的,甚至可能在今後的修行中未必能有第二次。

爐火燃燒的時刻,周遭活躍的靈氣正緩緩流向丹爐,初時隻是附近幾座山峰,後來蔓延到整個天鬥山,隨後漸漸蔓延到極遠方,隻是這種變化十分微弱,在山河社稷圖的覆蓋下難以察覺。

但正所謂積少成多,縱然變化微弱,易書元需要的也不是一般靈氣,但從遠方匯聚到丹爐邊的時候,在灰勉等人視線中,彷彿有一道道若有若無的靈光如煙霧那樣流入丹爐

不知不覺到了晚上,天際星光垂落,丹爐頂上的葫蘆也開了嘴,好似能吞噬漫天星力,也讓丹爐的爐身上亮起成片成片的星辰圖案,並且還在不斷變化。

易書元睜開心眼,好似能看到熊熊爐火中的一切事物。

頂山草翠嫩欲滴,與其餘五行丹材一樣,竟然在吐納天地之靈氣,日月之華光!

萬事少有完美的,易書元很清楚,自己準備的丹材其實也有缺陷,主要在那木瘤和火紅寶石。

木瘤乃是金蟬吸木汁所結,與其說是木靈之物,不如說因為它和金蟬之殼存在著關係,而火紅寶石本是妖王蛇膽火毒凝結之物,雖然也是個寶,但對比其他的丹材則差了不止一節,隻是用來湊數的。

易書元心神之中嘴角也露出微笑。

但此種五行種種,皆為破而後立之物,金蟬脫殼,裂鱗生新,木瘤剝落,道器餘灰.

就算是藥王蛇膽的火毒凝萃,也是白鶴與大蟾王劫中伴生。

至於木與火的弱勢,在易書元這根本不成問題。

仙丹不是搓丸子,重在於煉,在於一種物化為氣,氣化為道的過程!

木瘤和火石的存在奠定一個基礎就夠了,因為,頂山草本身木靈充沛,因為丹爐之中,本就烈火熊熊!

所以,天算萬物之氣機,我易書元隻算這一點!

心神之中易書元雙手印記恍若天成,爐中烈火內,種種丹材生出華光,隨後自金蟬之殼開始化為一股氣。

五行之物,以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的順序紛紛開始氣化.

這氣化的並非成了丹氣,而是像在易書元意境之中一同化出了景物,有烈火有高山,有潮汐有大地,更有碧綠一片,始終不動的頂山草就長在這裡.

這一刻,鬥轉乾坤爐也好似化為乾坤天地不斷延展

至此刻,易書元心中有著幾分欣喜,幾分感慨,或許他無意間突破出一種古來丹鼎之道都未曾達到過的境地。

此中變化,似幻境,非幻境,是為意中丹境!

要入此境,煉丹人、丹材、煉丹之地等諸多要素產生的特殊影響缺一不可。

之所以能說是古來丹鼎之道也未曾達到,是因為雖然仙修絕對不是萬事儘知,但道之一途也也有規律可循,定名也非隨意。

若真有丹鼎一脈高人見過此景象,那麼定名留存也一定是“意中丹境”此名!

然而易書元從未見過此種記述,也冇有一絲此方麵的導向,倒是見過成丹幻境之流的妙術。

當然了,也有可能是丹鼎道藏缺失太嚴重吧.

感慨之餘,易書元也不由有些慶幸。

也虧的是當年在天界,藉助道器誕生之機算是重新煉了鬥轉乾坤爐,否則這一下怕是已經在意境中將丹爐撐破。

而若是意破,則形破也不遠了!

(本章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