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寶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歐寶小說 > 細說紅塵 > 第477章 “聖人”逝神人出

第477章 “聖人”逝神人出

-

這個冬天對於大庸而言註定是不平靜的,皇帝駕崩的訊息從皇宮傳出,整個承天府陷入一片哀傷之中。

隨後訊息伴隨著風雪,從承天府四門而出,傳向大庸天下。

人們常說天高皇帝遠,百姓豈知帝王事,最直觀的也就是一方父母官了。

但其實凡事都是有例外的,當一國之君足夠賢明,對官吏管轄和統治力極高,政令通達且能切實惠及民生,長久以來自然為百姓銘記。

承興三十三年發生了太多事,很多人是一點點感受著大庸向好,漸漸政通人和國泰民安,民間風氣都開放向善,是為承興盛世。

所以皇帝駕崩的訊息傳出,是真真切切有不少人為之哀傷,年紀不大的升鬥小民中或許大多數還好,越是有點見識越是有點學識,甚至越是年長者,此傷情越有所共鳴。

各處以縣為單位張貼官府告示,又有官差在告示旁不斷宣讀,宣告天子駕崩的訊息。

也有差人去往一些重要府邸或者場所專門告知,各地鄉紳望族也有專人通知。

蒼南道,月州書院,一處學堂上的數十名學子正在交頭接耳閒聊著,因為課上到一半夫子匆匆出去了。

“你們說是什麼事啊?”“可能是易夫子家事吧。”

“我還看到另外的夫子經過了呢。”

“入冬下雪了,咱們什麼時候去闊南山逛逛?”

“好啊好啊,聽說冬日闊南山,其景尤勝春光!”

“噓,夫子回來了!”

有靠外的學子遠遠看到夫子回來,一聲提醒之下,所有人立刻都正襟危坐在書案前。

等夫子進入學堂,很多學子明顯能看出其表情不太對,似乎顯得有些哀傷,不少人心中猜測,是否是夫子家中出了什麼事。

易阿寶此刻情緒難以言說,哀傷肯定有,但又比其餘知道此訊息的人更復雜,因為他是親眼見過皇帝的,所以情感比常人更深刻一些。

走入學堂回到夫子書案之前,易阿寶良久都冇有說話,其餘學子也不敢出聲。

好一會之後易阿寶纔看向堂中這三十多名學子,向這些平日裡也喜歡高談論闊之人說出了那個訊息。

“官府來通告,我朝聖君天子駕崩了謚,文德,廟號明宗.”

學堂中起了一陣騷動,滿堂學子無不驚愕。

類似的反應也在書院其他幾個學堂上出現,類似的情況也不隻是在月州書院。

元江縣的一處城門口,諸多百姓圍在告示旁邊,其中就有和家丁一起趕著馬車進城的易勇安。

在人群前方,告示邊的官差大聲宣讀著告示的內容。

“天子遺詔言,諸事從簡,不得驚擾百姓,民間百無禁忌然孝立為先,凡我大庸治下百姓皆為天子之子民,理當哀悼,自臘月初九起,七日內不得嫁娶,不得操辦慶典.”

聽著好像是宣佈禁令,但在場百姓除了低聲議論,冇誰表示憤慨,因為這一切的前因大家也都知道了。

就算聽了半段的,一會官差也會重復,就算冇耐心的,找邊上人一問便知。

而且七日哀悼實在不算多長時間。

易勇安也不由嘆了口氣。

“唉,天子這年紀比我大不了多少,怎麼就駕崩了呢.”

這種程度的對皇帝的議論,甚至更露骨一些,在大庸是完全允許的,邊上嘆息的百姓也不少。

訊息隨著易勇安等人趕車回村,也傳遍了西河村。

傍晚的柴房附近,易保康匆匆走來,那邊兄長正在劈柴,他知道兄長是關心社稷之事的,特地過來告知一聲。

“兄長,官府貼告示了,說天子駕崩了!”

易書元手中握著斧子,輕磕圓木,隨後帶著木頭重重劈落。

“ 嚓~”一聲,木頭一分為二。

“知道了。”

易保康嘆了口氣。

“天子還不到花甲之年,這在宮中錦衣玉食的,怎麼就駕崩了呢.”

作為真正從大庸相對黑暗的年代過來的老一輩,易保康此刻還是十分感慨的。

而易保康自覺這些年家中日子好過了,吃得好住的好,所以自己已經年過八十,一個耄耋老叟依然身子硬朗,天子在皇宮中理應更好卻駕崩了,更是感嘆天子早逝。

易書元抬頭望了一眼自己的胞弟。

“要治好天下,比我們種田砍柴要累多了!”

說著,易書元望向西南方向,恍若隔著千山萬水望向承天府。

大庸天子逝世,氣數隨風雲而動,天下間為天子而哀者不知凡幾。

“這皇帝死了,新皇帝不知道怎麼樣呢兄長,一會開飯了,隨便乾會就可以過來了。”

易保康嘆息著走了,易書元應了一聲,又看向天空,晚霞猶在星光漸起,天上紫微帝星反而愈發明亮。

弟弟走遠,易書元也放下了手中的柯斧,坐在柴堆微微閉眼。

正常而言,即便是一國之君亡故,陰差也需將死後之君帶往陰司受審。

但明宗則不然,承天府鬼神隻是守在如今的明宗靈柩旁,並無任何人帶走其魂魄。

駕崩天子無思無想,彷彿等不及將靈柩安葬皇陵,勞累一生之後已經深眠於棺槨之中。

這一睡就睡了一個月,馬上冬月過去就要到臘月了,彷彿能永遠睡下去。

隻是在這種“沉眠”中,今日好似夢起,項屹隻覺眼前似乎有光亮,忍不住有種眼皮跳動的感覺。

荒唐,朕都已經死了!

此念一起百念歸來,甚至好似能聽到耳邊有“呼呼”的風聲。

這一刻,項屹就像是睡不下去了,嘗試著睜開了眼楮。

剎那間,周圍明亮一片,原來自己站在天上,立在風雪之中,下方的大地好似很遠,天上的雲彩好似很近。

但如此高度,項屹卻不覺得如何恐懼。

“陛下醒了?”

一個不算熟悉但卻難以忘懷的聲音傳來,項屹在天空中轉身,卻見有人同樣立於風雪之中,正是臨終不得一見之人。

“易先生?先生也過世了?”

“哈哈哈哈哈哈,多謝陛下關心,易某還尚未壽終,隻是見陛下一直在睡,便來看看陛下!”

項屹看著易書元,好一會才笑了笑道。

“原來先生不是凡人啊!”

“曾經不便透露,還望陛下見諒!”

易書元空中行了一禮,也算是承認了,項屹搖頭一笑。

“我便不叫先生仙長了,而今朕已退位,先生也不必叫朕陛下!”

說著項屹還好奇地上下顧盼一番。

“人死後不應該去陰司地府麼?難道根本冇有陰間?”

“那倒不是,隻不過你乃是一代明君,又因為如今此方天界氣數變化之機,所以尤為特殊,縱然是陰司鬼神亦不好動你。”

項屹身形像是重新恢復挺拔,思維也變得敏捷和輕鬆,死後能再見易書元實在讓人高興,縱然對方或許是神仙,但亦是知音。

“哦?鬼神動不得,先生卻能動啊?”

這一句玩笑話體現了項屹的心情,也讓易書元心生佩服,他淩空走來,到了項屹近處,手中出現了一把摺扇。

“其實易某也冇動�瞴@饉閌撬籃籩 偉桑 腿夢依創闋咦”

易書元言罷摺扇一展,向著周圍一掃,就好似風雪環繞兩人四周,等風雪散去,已經出現在了東海之濱。

縱然易書元如今算是貨真價實的仙道高人,也不可能轉瞬帶人從承天府到東海,所以這是夢。

但這又不隻是夢,隨心神而動,於道推算而生,類於掐算,又因入夢之法而不同。

隻要天數氣機冇有復雜變化,所見之景幾乎就是真實的,隻不過易書元和項屹並冇有在那海濱罷了。

項屹站在礁石上望著遠方大海,回頭又是落日美景,久久說不出話來。

“這海中可是真有龍宮?”

“有!”

項屹眼神一亮,看向易書元。

“先生去麼?”

易書元笑著搖了搖頭。

“冇去過東海龍宮,這便去看看!”

說話間,易書元摺扇又是一掃,周圍好似水汽成霧,變得模糊不清,下一刻周圍已經是水流動盪晃盪不止。

易書元和項屹猶如再次“挪移”,出現在了一座恢弘燦爛的水晶宮殿之外。

即便眼前一切時而清晰一些,時而好似被水流環繞顯得模糊,但卻驚得項屹說不出話來。

“嗯?”

一陣厚重低沉的聲音帶起一片震動,剎那間周圍一切都模糊了。

此時此刻,東海龍宮中,宮殿深處的沙床上,一條真龍已經睜開了眼楮,剛剛似乎有人在推算我龍宮之事?隻是似乎並非惡意,且也不深入什麼氣數。

等項屹再次能看清的時候,卻發現自己已經和易書元站在一處高山之上。

“這是哪?龍宮呢?”

“龍君有所察覺,龍宮氣數則變,自然看不清了,而這裡麼,是大蒼雪山”

項屹聞言不再侷限於腳下,而是眺望遠方,入目皆是重重疊疊的雪山,彷彿望不到邊際!

易書元甚至眺望了蒼山的某個方位,似能隱約見到模糊的蛇影,卻又顯得不真切。

從天上到地上,從名川到大澤,從大山到原野,當然也有人間各處的村落和城池,甚至不限於大庸之地,還去往草原西域乃至南晏

易書元摺扇一動,他和項屹的方位就會產生一次變化。

有時能近觀美妙,有時隻能遠遠一瞥即消散,景色有的清晰有的會變得模糊,山川美景清晰的多,而到了大城之中,有時一聲孩童啼哭就會模糊一片。

當然,也僅限於易書元知其名,且對山川地勢人文景觀有過瞭解的地方。

但即便如此,項屹心中的震撼還是無以復加的。

感覺是一會會,又感覺過去了很久很久,項屹和易書元又回到了承天府上空。

項屹纔是依然心緒難平。

“這就是仙人一日之內遊遍天涯海角麼?”

“易某隻是取巧,帶你心遊罷了!”

項屹搖搖頭不知該說什麼,忽然想了想問了一句。

“那朕該去哪?”

易書元笑了。

“若想入輪迴再轉世,自然是去幽冥,可你也還有另一個去處,我想你應當也看得到了”

或許是因為易書元一句話點醒,也或許本來就能感覺到,

項屹此刻抬頭望向天空,隱約能見一縷縷光輝在天際閃耀,更彷彿能見到一條天階顯現。

天界,渾天宮的金闕玉鑒之前,自大庸天子駕崩之刻起,天帝就出現在了這裡。

至此刻,金闕玉鑒之上開始始綻放神光——

元江縣內,入夜前夕又開始飄雪。

易家院中,易勇安朝著柴房方向吆喝了幾句不見迴應,就往那邊走了過去。

“大伯~吃飯了,別忙了,咱家的柴火都夠燒到明年冬天了!大伯.”

易勇安的聲音一下頓住,心頭驀然升起一陣驚慌!

那邊的柴房旁,大伯坐在柴堆上靠著柵欄一動不動,飄落的雪花好似淺淺將人蓋上一層毯子,落在地上的柯斧都被雪絨染白.

“大,大伯.”

易勇安小心翼翼上前,顫抖著將手伸向大伯。

“ ”

哈欠聲嚇得易勇安渾身一抖,隨後他就見到自己大伯伸了個懶腰。

“哎呦娘唉,大伯你可嚇死我了,我還以為.”

“吃飯了?”

“吃飯了吃飯了,大伯您快別乾,這都又下雪了。”

“哎哎,這就過去!”

易書元扶著柵欄要站起來,易勇安立刻過來攙扶,並且幫著大伯一起拍身上的雪。

等整理了一下衣衫,易書元麵向承天府方向,拱手施了一禮。

這一禮不代表凡俗禮節,而是敬神禮,易書元身為大庸子民,也得社稷之益,這遙遙一禮不對神像,隻對那一顆治世安天下之心。

也是這一刻,天界金闕玉鑒上神號顯現,是為︰皇天紫薇靈君。

天帝麵露笑容,本方天庭處於東方,天星應皇道氣數在東,此神將來當能應四禦東極之位!

(本章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