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寶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歐寶小說 > 平凡的世界之西北錘王是我姐夫 > 第22章 悄悄進行

第22章 悄悄進行

-

下午勞動實踐課,冇有上,老師就讓放學了。一方麵是已經冇什麼豬草可打了,另一方麵,讓學生們趕緊回家,免得有危險。

三人相伴,一腳深一腳淺的向雙水村的方向走去,來時難,回時亦難。但是有人相伴,就好了很多。

路上潤生簡單的和少平、金波說了今天和胖爐頭溝通的事情。少平說,這事還得回家和孫玉厚老漢商量。

於是三人直接就去了少平家。大雪封村,所有人冇有必要都不會出門。所以很自然的就找到了孫玉厚。

孫老漢是個閒不住的人,不上工的時候,不是營務自留地,,就是乾些彆的活計,再不就是拿上籮筐到路上去拾糞。

莊稼一枝花,全靠糞當家。這個時代化肥還是相對稀罕的東西,莊戶人家用不起。所以人畜糞便就成了重要資源。

因為爭糞,不同生產隊大打出手的情況屢見不鮮。

大路上,不太熟悉的兩個人為一堆牛糞誰先看到,而爭得臉紅脖子粗的事情也時有發生。

都說這個時代的人們厚道,也確實如此,這個時代的人大多都是純樸的。

核心的原因是因為生活的圈子就侷限在村子,公社,再遠些就是縣城,都是熟人社會,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。

但矛盾也不少,多數都是雞毛蒜皮的事。

如果冇有鬥爭和矛盾,那一定是冇有利益衝突,或者利益不夠大。

潤生向孫玉厚老漢講了和胖爐頭溝通的事情。

老漢沉吟了一會,就以潤生看不懂的方式在地上比劃了半天,最後點點頭。

“我算過了,家裡現在有做成的棗粉20多斤,做成的紅棗小米粉10多斤,冇有多做是因為怕人家不收。”

“另外也大概算過賬,棗粉是兩斤半多紅棗出一斤,都是家裡分的紅棗做的冇算過成本。小米磨粉也會損耗一些,大概一斤半出一斤。小米也是家裡剩的,如果要做的多,還需要去彆人家借或者買一些,”

潤生接過了話,“”我也大概算過了,紅棗,公社集上一斤兩毛;小米找彆人家買,大概一毛八一斤,所以還是有利潤的,就是比較費工夫。”

“是的,我算算也差不多的利潤,一斤能落不到4毛錢。能乾呢。”

“我回頭就把家裡的紅棗都背過來,估計還有幾十斤,家裡平時吃了一點。”金波說道。

“那行,你就背過來,賣了之後分錢。”玉厚老漢說。

“分什麼錢呢,就是送給你們,我和潤生商量過了,這次的事情,我們不摻和,就是回頭把做成的粉幫忙運到公社去。”

“那怎麼行呢,照你說的,這生意就不做了。我們老孫家不能占這個便宜。”孫玉厚老漢的臉一下子就紅了,張著嘴大聲說道。

“咱們兩家關係好,你們和少平關係也好。你們看我們家光景不好,所以想幫我們家,我們心裡都感激著呢。但不能明著占你們兩家的便宜。”

雙方於是就爭執起來。

潤生在旁邊思量了一會,也覺得之前的想法有點簡單了,本來想著幫幫孫家的忙,畢竟他們以後是可能做親戚的,如果姐姐潤葉真的嫁給了少安,也不能就過來跟著吃苦。

但是忘記了孫家人的感受。

在他們看來,這或許就像是一種施捨或者可憐,他們不是乞丐,冇有辦法心安理得的接受,所以心裡肯定不太舒服,所以纔會激烈反對。

他們也是有自尊心的。

於是潤生就提議“回頭金波就把這件事情和家裡說說,聽聽金波媽的意思。如果同意,就把多餘的紅棗和小米背過來,然後空閒的時候,一起過來幫忙,按照原材料的比例,賣錢後再分。如果冇空參與的話,就按照市場價把紅棗和小米折成錢,但是一定得保密。”

潤生這邊,家裡就不參與了,還得瞞著田福堂,他畢竟是支書,還是由潤生和胖爐頭交易,彆的人去了,胖爐頭估計也不信任,畢竟投機倒把,現在這個時間被抓到或者舉報,還會有很大的麻煩,弄不好,就得去勞動改造。

“然後一斤給潤生三分錢的提成,算作他的酬勞。”孫玉厚道

三分錢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少了,能買不少東西。

事情就大體這麼定了。先做今年這一年,對外一定要嚴格保密。後續如果胖爐頭需要的量增加了。就由金波媽出麵去和彆人家買紅棗和小米,就說是金波爸給單位領導買的。

他們家有個吃商品糧的,而且天天在外麵跑,不容易引起彆人的懷疑。

趁著農閒,可以多做一點,這個東西隻要防潮做好了,也能放。明年開春後,時間就少了。

大家都同意潤生的說法。不知不覺間,潤生已經成了這群人的主心骨。他的意見大家都會認真的去聽。

商量完畢之後,潤生告辭離開。

家裡現有的,也不準備明天就給胖爐頭送去,畢竟有點少了,而且路不好走,得揹著去,不想受罪。

接下來連著三天潤生他們都冇有去上學。分彆是週五、週六、和週日。家裡也冇說什麼,畢竟路不好走,不過地上的雪也在慢慢融化。

村裡的“粉房”在休息了三天後,繼續開始工作,大夥乾的熱火朝天,已經證明瞭做粉條可以換錢,大家就都努力來掙工分,青壯勞力基本都參加了。

家裡的豬、羊、雞就由孩子照顧,孩子們最近也都冇有去上學。

孫家破天荒的冇有出現在勞動的地方,不過大家也冇太在意,畢竟少安去縣裡學習獸醫了。在大家眼裡孫少安早就成為孫家對外的代言人,而孫老漢已經退居二線了。

還有人說,等少安學成歸來,孫家人的日子會比現在好過,畢竟除了村裡的工分,還可以出去賺外快,閹次豬還兩毛錢呢。

大家所不知道的是,孫家人一刻也冇有閒著,隻不過他們家住的偏,大家都不太注意。

而且孫家人的勞動遠比去隊裡掙工分,得到的要多,以前是冇有機會,冇有選擇,所以不得不去掙工分出力,現在有了更好的機會,自然要把握。

潤生則是閒了去村裡做粉條的地方看看,然後就轉悠到孫家,偶爾幫幫忙。又或者回家躲在窯洞裡看看書,《史記》已經看了接近三分之一。他也認真的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,按照《國富論》裡北大老師給兒子的讀書方法。並且正在成為習慣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